時至今日,如果你還在詬病A7L的“L”,那只能說明你不是A7L的目標受眾。

從傳聞國產到如今開啟預訂,車圈里仍然有不少人對“奧迪A7L”嗤之以鼻。

他們認為,奧迪A7的精髓就是溜背式的設計,美背翹臀是讓人欲罷不能的關鍵,上汽奧迪卻在A7的屁股加“L”,無疑是對Sportback設計的褻瀆,破壞了Sportback設計的美感。上汽奧迪的存在,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多余的。

但我不這么認為,我想在這里為A7L說一句公道話。3個月前,我在上海參加了上汽奧迪之夜活動,親歷了A7L首發,同時也算見證了上汽奧迪歷史性的一刻。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雖然A7L總體上的美感不及原版A7,但其車身比例協調性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不堪,更不是一款“亂來”的產品,顏值依舊在線。

A7L不會取代A7

大家不妨放下偏見思考過一個問題:A7和A7L是不是同一款產品?

在我個人看來,A7和A7L并不是同一類型的產品。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去理解,在國內市場,A7L并不是A7的代替產品,如果你對A7的美背翹臀情有獨鐘,那你大可以繼續選擇原汁原味的A7,兩款產品并不會互相矛盾,我反倒認為一汽奧迪的A6L才是A7L的最大競爭對手。

此話怎講呢?

在定位上,上汽奧迪A7L背靠著全新細分市場,是奧迪品牌的全新品類,目標受眾聚焦于精英人士,兼顧了個性運動與舒適性,它更像是一輛的極具個性的“A6L”,而不是像A7那樣只負責美。

通俗點說,如果時至今日你還在詬病A7L的“L”,那就說明了一件事——你不是A7L的目標消費者,而目標消費者真正在乎的東西,也許只有價格和配置。

產品力可圈可點

7月18日晚,上汽奧迪A7L先行版正式開啟預訂。據上汽奧迪官方披露,A7L先行版限量1000臺,每一輛車型都擁有限量徽標和獨一無二的號碼牌(000-999),正式售價不會超過70萬消費者可以通過上汽奧迪App支付7777元進行預訂。

相比于奧迪A6L四十萬出頭的起售價,以及A7不到60萬的起售價,A7L的售價門檻并不低,這顯然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的價格,導致不少人都在吐槽A7L盲目自信,定價過高。

對此,我又來持方向觀點,又要為A7L“正名”了。(特別聲明:我不是“車吹”,其中原因且聽我細細道來)

先看尺寸參數,A7L長寬高參數分別為5076/1908/1429mm,軸距為3026mm。與國產A6L相比,A7L無論是長寬高還是軸距都略勝于A6L。而與原版A7相比,兩車后排乘坐空間的差距不只是一星半點。

再看動力系統,A7L先行版搭載了全進口的3.0TFSI V6發動機+48V輕混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輸功率可達到340匹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傳動方面,A7L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搭載了奧迪品牌為傲的quattro四驅系統,0-100km/h時間僅需5.6秒,在高速過彎等極端情況下能實現0-100%的扭矩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A7L先行版還裝配了主動式空氣懸掛和全輪轉向系統,這都是A6L和A7不具備的硬件配置。具體來看,新車可根據實時駕駛模式而調節至不同的行駛高度和軟硬程度,與此同時,當車輛低速行駛時,后輪與前輪反向轉動,反之,后輪則與前輪同向轉動。

詳細配置部分,A7L先行版是奧迪首款實現5G/V2X技術的量產車型,該技術囊括了遙控泊車系統,駕駛員可以在距離車輛6米的范圍內,通過手機端APP控制車輛駛離或駛入停車位,這對于泊車技術欠佳以及家中停車位偏窄的用戶來說,算是福音了。

與此同時,A7L先行版還配備了3D全景影像系統、HUD抬頭顯示、四區空調、B&O 3D音響系統、30色氛圍燈、無框電吸門、21寸的RS同款輪轂以及先行版專屬的限定色——青山黛等亮點配置。

而看著A7L先行版琳瑯滿目的配置,上汽奧迪將新車售價定在70萬元以內也不算過分的?

此外,預訂A7L先行版的用戶十余種權益,諸如終身免費保養、3年免費原創漆面維修、免費同城代駕、免費機場泊車及停車、免費機場接送等服務。

所以說,A7L先行版不到70萬的售價絕對不是虛高的,只不過A7L作為上汽奧迪的首款車型,在售價層面并沒有拿出足夠豐厚的誠意,不愿意隨大流選擇A6L,但預算有不足考慮A7L先行版的朋友不妨再等等。

一汽與上汽互不干涉

也許會有很多人在擔心,又或者是在質疑上汽奧迪的存在,會否侵蝕一汽奧迪的原有市場份額。

我不敢保證上汽奧迪的存在必要性有多高,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它與一汽奧迪是互不干涉的。至少在短期內,在產品和銷售層面,上汽奧迪與一汽奧迪是兩家沒有重合區間的汽車企業,這也是奧迪與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之間的共識。要不然,一汽奧迪也不會容許上汽奧迪的存在。

當然了,不管上汽奧迪與一汽奧迪未來會否達成競爭關系,總之奧迪作為背后的大莊家是不會輸的。而上汽奧迪的誕生,其真正目的也許不是為了搶奪一汽奧迪的市場份額,而是為了在上汽集團中樹立起一個足夠有影響力的高端豪華品牌,將豪華品牌的技術和影響力反哺到一眾子品牌,從而提升的上汽旗下高端自主品牌的實力與影響力。

而我個人更關心的是,當一汽奧迪已經貫穿20-60萬級別的市場之后,我對上汽奧迪在未來能夠帶來的“異類”產品充滿了好奇心。在狹縫中尋找落腳點的人,總是勇敢且偉大,上汽奧迪能否破局,我們拭目以待吧。(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撰文:盧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