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由J.D. Power|君迪與同濟大學 HVR Lab(人車關系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華輿獎·中國年度典范智能座艙”評選結果揭曉,并在上海舉辦了隆重的頒獎典禮。13款車型脫穎而出斬獲2023“華輿獎”殊榮,8家供應鏈企業獲評年度“優秀創新生態伙伴”。
多維視角 甄選智能座艙典范車型
智能化浪潮下,傳統車企加速轉型,新勢力不斷豐富產品矩陣,消費者對車輛智能化的期待也不斷攀升,“智能座艙”成為了各家車企競逐的關鍵。智能座艙作為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載體,對其進行準確地評價是一項復雜而多維度的工作, 功能配置的多少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智能化水平,還需聚焦用戶在智能化場景下的實際體驗與感受 。在此背景下,“華輿獎”應運而生,并邀請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及J.D. Power共十位專家擔綱評審,共同甄選中國智能座艙界具有代表性的典范車型。
華輿獎自今年5月啟動評選,圍繞智能化領域進行深入調研,掃描中國車市各大品牌旗下的智能座艙,涵蓋豪華品牌、合資品牌、新勢力及自主品牌, 56款車型入圍海選, 25款車型躋身復選榜單。針對復選入圍車型,主辦雙方從消費者調研,實驗室客觀數據和專家評審三大維度展開評價,計算得出“智能座艙綜合指數”。最終,別克E5、深藍S7、廣汽埃安 昊鉑GT、廣汽傳祺 E9、理想L7、路特斯ELETRE、領克08 EM-P、哪吒S、蔚來ES6、榮威D7、魏牌 藍山 DHT-PHEV、小鵬G6、極氪ZEEKR X摘得“華輿獎”,成為2023年度典范智能座艙。[1]
縱覽全局 探尋典范智能座艙背后力量
伴隨著智能座艙的高度發展,供應商和整車制造商開始變得更緊密,每一項新技術落地的背后,都離不開汽車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因此,J.D. Power也將視角伸至整個智能化產業鏈,從更廣闊的行業維度,探尋典范智能座艙背后的技術力量。今年評選中,艾為電子、斑馬智行、億咖通科技、佛瑞亞 FORVIA、澤景、Petal Maps、絕影SenseAuto、延鋒國際獲評年度“優秀創新生態伙伴”[2]。
生態共贏 創立智能座艙前瞻聯盟
站在智能化的下半場,如何攜手生態伙伴形成合力,已經成為各大車企的重點發展方向?;顒蝇F場, J.D. Power、同濟大學、車企及供應鏈的代表們共同登臺,見證“智能座艙前瞻聯盟”的正式成立。J.D. Power中國區總裁蘇駿表示:“希望通過智能座艙前瞻聯盟,搭建一個溝通與交流的平臺,集結產業鏈上的領軍企業、研究機構和技術創新企業,共同探討智能座艙的趨勢和用戶體驗洞察,促進汽車智能化前瞻領域的技術落地,打造智能座艙共贏生態圈。”
行業洞見 智能座艙趨勢洞察發布
研究顯示,此次評選中的獲獎車型的智能化消費者之聲VOC體驗指數的平均得分為7.64分(滿分10分),較上一年有所下滑。一方面,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突破,消費者對智能座艙有了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一兩年前的智能座艙功能對消費者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在下降。在C-HVR客觀評價指數中,本次獲獎車型的交互路徑設計普遍較優,常用任務在中控屏上平均需1.86步就可操作完成,而行業平均水平為2.7步;執行交互任務時,平均車道偏移標準差為0.21m,領先行業水平14%;平均車速變化為2.99km/h,領先行業水平3%,能有效地減少對駕駛安全的影響。
此外,來自J.D. Power和同濟大學的專家也分享了智能座艙行業的新趨勢與洞察。
- 設計的靈活性帶來座艙布置新方向:可移動的中控屏在副駕屏幕的使用和體驗完全不遜于固定副駕屏幕,這一點從用戶體驗研究中可以得到證明。未來,利用設計的靈活性和可變性,達到與更多硬件類似的用戶體驗是值得主機廠去嘗試的新思路。
- HUD賦予智能座艙新高度:隨著HUD(抬頭顯示設備)技術的廣泛使用,將大幅度減少儀表屏的大小甚至取消儀表屏。此外, HUD將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例如夜間增強顯示,興趣點實時顯示,視頻投影屏幕等,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和用車體驗。
- AIGC技術擴展智能座艙新場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們與汽車的交互方式。AIGC技術在行程規劃方面的應用具有革命性意義。通過綜合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歷史偏好以及實時路況,AIGC能夠推薦符合用戶口味的餐廳,或者根據實時交通狀況優化行程路線。AIGC在智能座艙中還可以對用戶需求進行即時理解和響應,迅速分析用戶的意圖和上下文,提供相應的服務。
未來,“華輿獎”將繼續依托專業的消費者洞察、實驗室數據及專家評審團三方優勢,持續關注中國智能座艙的變化與發展, 以科學的方法和高瞻的洞見指引中國汽車智能座艙攀登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