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處理交通事故時應公開的內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
1、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并立即打“122”電話報警,聽候處理。
2、公安交警部門接報后派員趕赴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勘查取證,恢復交通。
3、經現場勘查,不屬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制作非道路交通事故的結論書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屬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立案調查。
4、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需要,對交通事故車輛、物品、尸體、當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及有關道路狀態進行檢驗或者鑒定。
5、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通知死者家屬在事故發生之日起10日內辦理喪葬事宜,并通知當事人及其所在單位或機動車所有人預付傷者的搶救醫療費及事故責任保證金,如不預付則暫扣車輛直至事故處理結案。
6、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后,依法對事故作出責任認定。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任認定書后15日內,向支隊法制科申請重新認定;支隊法制科受理后30日內作出重新認定。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決定為最終認定。
7、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確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情況后,召集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定殘之日起;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規定的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對交通事故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在30日內調解二次,必要時可延長15日。
8、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調解書》;經調解達不成協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調解終結書》。
9、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終結或當事一方不履行調解書協議的,當事人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安交警部門不再調解。
二、處理交通事故時應公開的內容
根據公開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規定,在處理交通事故時,辦案人員必須做到六公開:
1、公開辦案人員的身份;
2、公開告知各當事人或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4、公開事故調查事實和證據,出示現場記錄圖、事故照片、檢驗鑒定結論等;
5、公開事故責任認定依據和責任認定結論;
6、公開處罰的依據和處罰決定;
推薦閱讀:道路交通事故誰有權管,交通事故的管轄的規定
一.道路交通事故誰有權管只有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才是道路交通事故的處理機關:1.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2.其他任何單位(包括公安分局、公安機關的派出所、治安管理、刑事偵查等部門)和個人都無權處理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處理:1.道路交通事故由發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2.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3.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域......查看全文>>
推薦閱讀:交通事故責任怎么認定,交通事故能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一、交通事故責任怎么認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1、因一方當事人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的一方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2、因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3、三......查看全文>>
推薦閱讀:哪些交通事故可以協商解決,哪些交通事故必須報警
一、哪些交通事故可以協商解決具體來說,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共同簽名后,撤離現場,然后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且基本事實及......查看全文>>
-
在這方面,法律未有明確規定,但行業內對于超過3個月未售出的車輛被定義為庫存車。就連進口車也需經過6個月或...[詳細]
-
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注冊過滴滴的私家車必須購買營運險才能合法運營。這意味著如果你選擇不購買相應的保險,...[詳細]
-
在考慮購買曾經涉及致命事故的汽車時,需審慎權衡其中利弊。這類車輛往往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和潛在問題,需...[詳細]
-
當車主忽視了按時繳納車船稅,所面臨的問題早已悄悄逼近。對于那些忽略車船稅繳納的車輛,年審始終是一個不...[詳細]
-
純電車、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之間的區別。 1. 純電車(BEV): - **描述**:純電車是指依靠充電獲...[詳細]
-
在當下,對于購車選擇,是選購電動車還是傳統燃油車值得深思。就經濟角度而言,燃油車在續航能力上有著明顯...[詳細]
-
當代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讓購買一輛全新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除了挑選心儀的座駕外,新...[詳細]
-
從經濟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在使用成本上表現更為出色。相較于傳統燃油車的燃料費用,新能源車的電力費用更...[詳細]
-
油電混合車作為技術先進的產物,融合了電能與燃料,通過電池及發電機提供動力,在啟動和加速時節約燃料。相...[詳細]
-
汽車保險在發生事故后,對商業保險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根據保險出險情況,商業保險第二年的費用會有所調整...[詳細]
-
一般而言,在距離保險到期一個月內進行續保是最為明智的選擇。這個時候不僅可以享受到各種折扣和優惠,還可...[詳細]
-
首當其沖的是第三者責任險,這種保險覆蓋了他人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賠償,確保在發生交通事故時能夠承擔責任...[詳細]
-
在性質上,座位險被歸類為責任保險,只有本車的駕駛員導致事故才能獲得賠償;而駕乘險則屬于意外險,無論責...[詳細]
-
在選擇購買汽車時,人們經常陷入選擇純電車和插電混動車之間的困境。從環保性、維護成本和日常使用便利性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