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的外觀、制造工藝(PQ34)、配置包括價格定位都是不錯的!唯一的問題是:1.6升(IED)的發動機與POLO是同一款這個發動機性能調教得很好發動機功率和扭矩輸出在1.6升里屬于上等帶動POLO的車身很適合但帶朗逸略顯吃力而2.0的發動機是帕薩特領域的單缸5氣門保養成本高而且這發動機燒機油嚴重(通病修不好)所以如果房主僅為家用對動力要求不太苛刻的話考慮1.6的品軒版還是不錯的
車價差不多推薦速騰或者明銳。生產平臺大眾的PQ35,懸掛前麥迪遜,后多連桿,激光焊接,配ESP,主動被動安全都很強。很多20多萬車都沒有這個配置。朗逸是上海大眾自主研發的產品,沒有速騰和明銳的技術含量高,
朗逸這款車性價比很高,整車性能不錯,配置很齊全,朗逸新增加了四款配置,這四款配置都是1.4T車型,相比較來說建議您首先考慮1.4T。1.6L排量車型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很經濟實用,1.6L排量手動擋車型綜合路況燃油消耗在8升左右,常規保養費用在300元左右。在實際使用當中,這款車整車故障率很低,日常使用只需要正常換油保養就可以了,很少會有涉及到維修的項目。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您購買1.4T車型。
我是朗逸車的用戶,不過我是1.6的,這個車我覺得挺值得的,這個價位差不多的車有很多,各有優缺點,如果你追求德系品牌,比較便宜的價格,媒體曝光汽車安全措施偷工減料時不丟面子,空間大氣,朗逸車可以說是不二的選擇,至于具體的品質,肯定不能和價格高的車比,1.4t動力性從數據上看,和1.6的一對比,感覺那是綽綽有余,不過如果你要是城市代步的話,感覺有點精力旺盛
至于和速騰比,如果發動機一樣,價格一樣,那速騰一定是首選,關鍵是錢兒不是差了1w多嘛,而且配置相對來說還豐富些
車嘛,不能開一輩子,選一輛自己喜歡,品質可靠的小車,最好還能給未來留一定的想象空間
個人看法呵呵祝選車愉快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朗逸在很多部位的保護上達到滿分。我們可以從官方的說明上得到數據:朗逸的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得分達到了13.67分,其中頭部、頸部和大腿方面的保護都得到了滿分;在40%正面偏置碰撞試驗中,朗逸得到了16分的滿分成績,而在側面碰撞試驗,朗逸的腹部和骨盆碰撞結果都得到了4分的滿分成績,此項測試的得分也達到了15.74分,僅差0.26分就可以獲得滿分,這一成績是C-NCAP有史以來A類乘用車中的最好成績。1在主動安全系統方面,朗逸采用了Teves公司最新一代的MK70 MABS系統,更好地結合了ABS、EBD、MSR發動機阻力矩控制和MASR發動機介入的牽引力控制,大大降低車輛失控的可能性。剎車片采用了NAO陶瓷材質,配有米其林輪胎,非常適合車速較低的中國道路,而且還能顯著降低制動噪音,在低溫狀況下,也延長了制動盤的壽命,降低了保養成本。2此外,當輪胎壓力低于標準超過25-30%時,輪胎氣壓監控系統TPR就通過儀表板中的警告燈提醒駕駛員,避免行車威脅。朗逸還有一個同級車中獨有的裝備,當ABS判斷出駕駛員采取了緊急制動時,緊急制動報警裝置會打開車尾雙跳燈,以提醒后方車輛及時作出反應,防止追尾。在工藝應用上保持了為了制造高質量的LAVIDA朗逸,上海大眾建造了全新的符合大眾集團最新康采恩標準的LAVIDA朗逸車身生產線,增加了61臺工業機器人,包含2臺激光焊接機器人,并首次引入了奧迪柔性制造中心技術,大量使用了更節能環保的一體式中頻點焊設備,以及國際上最先進的機器人滾折邊技術和中頻凝膠技術。大眾備受贊譽的激光焊接工藝此次也應用在了LAVIDA朗逸上,其激光焊縫總長度近10m。3另外,為了打造LAVIDA朗逸的完美車身,此次上海大眾還采用國際先進的模具設計和制造技術,全新開發了LAVIDA朗逸沖壓模具,以確保零件尺寸的精確和表面質量的優良。與此同時,在LAVIDA朗逸的生產過程中,還大量應用了整體沖壓成形技術,采用盡量大尺寸的合理的車身總成分塊,從而加強了車身的整體性,不僅使車身剛度得到加強,在碰撞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車身裝配尺寸精度,使產品更加精細美觀。高分秘密在于精良的制造工藝
首先是沖壓工藝,作為生產制造的第一步,沖壓工藝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品質的高低。據悉,此次上海大眾采用國際先進的模具設計和制造技術,全新開發了朗逸沖壓模具,并且生產過程中,還大量應用了整體沖壓成形技術,采用盡量大尺寸的合理的車身總成分塊,從而加強了車身的整體性。這種設計不僅使車身剛度得到加強,
藍調心情根據您所說的情況,我個人認為朗逸這款車更趨向于家用,舒適型配置更高一些,朗逸多功能方向盤很好用,各種功能像藍牙和音響控制都整合在方向盤了,符合了咱們國人的需要要求配置豐富,并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整車的隔音很好;后排腿部空間還是很寬敞的,只可惜后排頭部空間稍有不足,后備箱容積也非常寬大;但是我個人感覺比之前的大眾車懸掛稍軟。方向盤指向很精確,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很平穩,和發動機匹配的也不錯,提速不是很快,加速超車一般,稍費力,過彎的時候,懸掛過軟就體現出來了,轉向時感覺松散,側傾比較大。最后我建議您的朋友,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能夠試駕一下,切身的感觸后,在做出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