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的“礦物油”則會傷車。這種將“礦物油”妖魔化的觀點其實并不準確在機油外包裝標簽上,車主需要看懂的另一個標識就是機油質量等級,采用的是API(美國石油協會)制定的等級劃分標準。API標準也是業內最權威的機油質量等級劃分標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全合成機油”,質量等級越高的機油,價格也越貴。選購機油不必刻意追求高價產品在相同凈含量、相同粘度等級的條件下,機油的等級和潤滑效果沒有必然的關系,那么我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價格實惠的“礦物油”。選擇機油并不難,車主只需要了解“粘度等級”和“質量等級”這兩個機油產品參數,就可以為愛車選擇合適的機油了,而是表示能提供更好的發動機排放,即標簽上的“SJ”、“SL”、“SM”等字眼。機油行業對機油質量等級的劃分,因此,對排放要求越嚴格的車輛,應使用API等級越高的機油。通常提到的“礦物油”。正因如此,有不少車主在選購機油時,都會刻意選擇價格高的“全合成機油”,認為高價機油質量更好。當然,如果你想省時省事不費腦筋。綜述,只要是合格的礦物油,完全可以用,不必可以追求高價機油,對愛車的保護也更好。所以,只要機油產品的SAE粘度等級及API質量等級符合廠商建議水平,并依照廠商建議保養周期進行車輛保養,那么你也可以依照車輛說明書中對機油的建議內容,選擇合適粘度和等級標準的機油、“半合成機油”,則是對基礎油的分類,所以“全合成機油”比“礦物油”要貴不少展開
建議使用基于第四類基礎油PAO基的全合成機油。5萬公里以內,使用5W-30黏度等級即可,5萬公里以上建議使用5W-40或PAO含量更高的0W-40黏度等級。基于PAO基的機油,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孚1號機油。個人不喜歡殼牌,灰色殼牌是第三類基礎油加添加劑達到第四類基礎油性能的機油,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原生全合成”機油。至于藍色殼牌,它是礦物油,不建議使用礦物油。至于價格,由于渠道不同價格也相差甚遠,只要不買水貨,東西不是假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