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車的主要原因在于:車子經過長時間停放,發動機內的機油又流回發動機下部之機油底殼內。因此點火后,發動機的上半部是處于沒有機油缺乏潤滑的狀況,大約要在發動后30秒左右,才會因機油泵浦的運轉而將機油運送到發動機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
不需要熱車,車發動著后2分鐘就可以行駛了 。
不用熱車啟動慢行1公里,這樣即環保又省油還可以減輕全運動機件的磨損。
打著車前,最好不要說走你就走,要留點時間,讓機油在發動機的運動部件里“你有我有全都有”。畢竟起步后,發動機的負荷會突然加重,要靠好的潤滑減輕內部機件的磨損。
對于供油系統,我們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原地熱車”了。但對于潤滑系統,還是需要 一個逐漸暖機的過程,也就是說,在上車點火后,可以立即開走,但需緩慢行駛1分鐘,就足夠,這也是最好的熱車方式。
怠速工況下,發動機的進氣量低,燃油燃燒不充分,這樣就容易導致積碳,積碳又會導致動力下降,油耗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在車輛啟動后,怠速時潤滑油還沒有供應到位,所以最容易發生磨損。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發動機機件部分的磨損有超過90%的比例,是在冷車發動后三分鐘內造成的。因此,冬季、特別是嚴寒的冬季,原地怠速熱車很容易傷害發動機,建議車主采用低轉速緩慢行駛的方法熱車。